|
网易科技专栏作家 郭建龙
百度有啊的死亡让我想起的不是那些所谓的决策者,而是它的设计师和开发者。这个团队才是付出努力最多、最辛苦,却最无奈的一群人。
当有啊的死讯到达时,曾经的有啊首席设计师东宝在网上发了一条微博,我跟着问了一句:你现在怎样了?什么心情?
他不到两分钟就给出了回答:我心情一般吧,但纵观这有啊最后的一段时间,明知走的是错误的路线,但已是身外人。
我再次问道:到底是哪个层次上出问题了?作为设计师,有没有一种无力感?
这次他再也没有回答。
也许我问得太没有技巧、太直接了,勾起了他的反感。但我的确是想知道,一个人花心血设计的成果,当他不得不面对产品的失败,心情是怎样的?
在我心目中,很少有职业如同网络产品设计师一样悲壮,其他人的工作大部分无所谓对错、不需要负责任的,而网络产品设计师一辈子会设计许多产品,但由于互联网高速变化的特点,大部分产品最终都会失败、消失。
一个公司如果推出一个成功的产品,往往会对应着10个失败的产品。
当我们关注那些成功产品的荣耀时,也应该看到,那些失败产品的设计师同样伟大。如今,东宝已经到了另一个公司,参加了另一个团队,也显示出:当产品死亡的时候,设计师不死,他们心碎的同时、却又坚持。
东宝
百度有啊刚出现、人们纷纷抡着胳膊品头论足的时候,我也奉命采访有啊。我的要求很简单:空话不要,我需要采访到核心的开发团队。
经过联系后,百度的公关、直来直去的张熙也毫无保留,向我介绍了东宝。
东宝是有啊的首席设计师,可以说,除了有啊经理李明远之外,对于有啊最有感情的就是他了。
然而,站在我面前的却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如果你在大街上碰到,一定以为是个没毕业的大学生,而实际上他却已经是老资格的设计师,在百度内部很有名气,以至于百度准备推出C2C平台时,才会找到他。要知道,当初百度把有啊定位为战略型产品,拥有独立的域名独立的事业部,和独立的总经理。
直到谈起话来,东宝的语气中所透露的自信,才让人感觉到他绝非是外表显现的那么年轻,他实际上已经很有经验。在分析各家平台的问题时显得胸有成竹,说话的声音中充满了决断。为了设计有啊平台,他的经历也颇具有传奇性。
在最初做调研时,他和同事们在淘宝上也开起了店铺,成了卧底。开店过程中,也有过被退货,也有过顾客的投诉,总之,淘宝上小店主的一切酸甜苦辣他都尝过了。
他将淘宝的问题总结为:信用评价体制带来了极大的弊端,为了维护信用,以至于商家伤透了脑筋,只有经营过店铺才能知道商家真正的困扰。另外,支付宝与淘宝的连接问题也常令买家头疼不已。
可以说,淘宝和支付宝是自然发展起来的架构,带着很深的自发痕迹,以至于用到后来,带上了许多考虑不周带来的不方便。
我相信,凭借东宝的认真劲儿,哪怕转型当起小店主,也一定可以小有成就。不过一旦研究透了对方,他就开始设计自己的系统。
百度有啊是从无到有,可以做得更加简洁,并注重C2C和支付工具之间的对接。在东宝的设计下,有啊页面的清爽风格、易用性,都给人不错的印象。
如果从设计角度讲,我更欣赏有啊,而不是淘宝。
东宝还向我讲述了做产品时的惊心动魄,实际上,这时是最能够培养同事们团结和情意的时刻。每个人生活中,除了睡觉和在路上的时间,从早上一直到深夜都是在公司度过的,到了关键期,甚至常常玩通宵连轴转。
到了开发结束后,又开始了全国巡演,从中关村到各个城市,挨个儿询问用户的需求,并请求他们加入有啊。
也许人生中最大的收获,不是在于成功之时,而是奋斗的过程中,在奋斗中结下的友谊才是最长久的,也正因为此,哪怕以后各奔东西后,东宝仍然在和我的谈话中认为,在有啊的时光是最值得怀念的。
无奈的设计师
然而,问题恰恰在于,成功和失败中,到底有多少因素是设计师能够把握的呢?
有啊最终的失败,到底要谁来承担责任?
在中国,设计师只是战术级的,也就是说,当上级决定做一个项目之后,设计师负责规划和实施。而往往成败在战略决策时,就已经注定了。这就像打仗一样,如果最高决策错误,一个师长不管用什么战术,都是在把自己的士兵送进绞肉机。 |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