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熔炉绝对是生死存亡的关头”!
“熔炉力”(Crucible)是美国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眼中年轻领导者的最关键所在,年轻的领导者必须经过强烈的、脱胎换骨式的经历,屠龙伏魔,超越自我,而后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熔炉”甚至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训练科目—在基本训练后,要求学员连续54个小时不停歇地进行实弹演习、长途行军、剥夺睡眠,爬上最后一个山头才能算通过。“逆境常常能够把赢家与输家区分开来”。
2009年,一个史无前例的“熔炉炼狱”罩在众多年轻的中国创业家头上。谁是冬天“熔炉”的最凶猛的成长?谁是新兴市场中“良性增长”的王者?
这是本年度《中国企业家》“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所要重点发现的。这个冬天,牛市不再,热钱变冷,“外向”疲软,“IPO小年”来袭,从采购经理指数、经济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到用电量、外贸出口、港口吞吐量、工业增加值等都是一片寒意。但是,“未来之星”表现依然抢眼,今年的21家“未来之星”的七成营收超100%的成长,最高的三年增长率高达1475%(凡客诚品),最低的三年增长率为28%(九州通)。强悍的数据背后,是他们在品牌、服务、技术、供应链上的“野蛮创新”,以及“爱拼才会赢”的变革、决断、适应力和激情。
这21星,是当之无愧的火炼“真金”,他们“冬天里成长”的共同秘诀是:与艰难战斗,从劣势跃程网造机遇!
创业家的信心指数:无惧危机
谁怕大灰狼?
这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的一首流行歌,它甚至让国家重整士气。对中国CEO而言,谁怕经济危机这个大灰狼?
当我们询问“未来之星”候选企业:金融危机是否导致企业发展变缓?调查结果显示,73.33%的企业认为自身发展并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认为由于金融危机而导致发展缓慢的企业仅占26.67%。
我们不妨看下制造业的信心指数。上海美国商会和博斯管理咨询公司的2008-2009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调查显示,几乎一半企业的2008年第四季度出口较上年下滑超过10%,更为严重的是,约13%的企业遭受30%-49%的出口滑落。与此同时,超过四成的受访企业国内销售下滑10%以上。
当我们统计“未来之星”上榜企业数据时发现,超过七成的上榜企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的平均增长率超过100%,这七成企业中更有过半的增长率超过200%。其中,服装电子商务企业凡客诚品2005年成立,2008/2007年的营收增长率达到2255.93%;传媒行业的马良广告,2006年成立,2008/2007年的营收增长率亦是达到了1100.00%。就在危机肆虐之下,数倍的增长奇迹的的确确真实地存在。
调查结果显示,73.33%的被调查企业综合实力在国内同行中处于第1的位置。另外,上榜的未来之星在各自的领域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例如,马良传播占国内停车场媒体市场的80%,星恒电源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国内市场上占75%。
同时,当我们问及“未来之星”候选企业预计2009年营收的增长速度是多少?25.00%的企业认为自己将保持100%或以上的速度增长,比去年多了10个百分点。认为增长幅度在80%-100%的占7.14%。
那么中国的新兴企业到底如何看待全球经济放缓?调查结果显示,63.77%的新兴企业更看重危机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中,33.33%的新兴企业认为危机利于企业专注核心竞争力,26.09%的新兴企业认为利于招聘合适的人才,4.35%的新兴企业认为可以更专注本土市场。另外,有28.99%的新兴企业认为危机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其中认为销售减少的占14.49%,融资困难的占8.70%,成本增加的占1.45%。另外,还有7.25%的新兴企业认为要根据新形势,重新修订战略规划。
最艰难的战斗:升级
面对危机,企业最难的突破在哪?最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是什么?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询问“未来之星”候选企业的时候,调查结果显示,危机之下,“升级”是新兴企业最需要突破的问题,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产业升级,其二是管理团队升级。
“凤凰涅,浴火重生”,升级需要付出极大代价。当企业逐渐成长,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红海”之中通常伴随了内忧外困。一方面,激烈的同行业竞争成为新兴企业最大的挑战,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要核心产品,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人才缺乏、管理团队的领导力不足、团队执行力差等因素则强烈地显示管理团队需要升级。升级尽管艰难,但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企业正一步一步努力去做,至少他们已经准备在研发能力领域增加投入。
危机之下,“未来之星”候选企业最难突破的地方在哪?调查结果显示,第1是“产业升级问题”,占42.86%,其次是“融资问题”和“管理问题”,并列第2,占39.29%。其余是“销售”(25.00%)、“缺乏预警机制”(21.43%)、“创新不足”(17.86%)、“商业模式”(14.29%)、“其他”(3.57%)。“核心竞争力缺乏”比率为0,表示没有企业承认自己缺乏核心竞争力。
危机之下,“未来之星”候选企业最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第1是“管理团队升级”,占53.57%;第2是“执行力”,占46.43%;第3是“绩效”,占42.86%。其次分别是“内控”、“流程”、“信息管理”,均占28.57%;然后是“财务监控”占25.00%,“结构调整”占14.29%。
外部因素中,您认为最大挑战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第1是“激烈的同行业竞争”,占53.57%,超过一半;第2是“宏观经济的波动”,占42.86%;第3是“政府的行业管制”,占39.29%。另外,“来自社会舆论/媒体的压力”与“环保的压力”比率为0,不过在“毒奶粉”事件之后、环保备受关注的情况下,这两项压力增加的日子或许将不再遥远。
未来三年贵企业将在哪个领域增加投入?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研发能力”上增加投入的最多,占33.33%,其次是“生产能力”与“信息化建设”,均占16.67%。
逆势高增长的黄金行业
什么是冬天里的黄金行业?
调查结果显示,在未来几年最具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行业中,服务类行业明显上升。“金融/保险”第一次同时成为最具增长潜力和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旅游/体育/健身”投资价值上升幅度明显,与“软件/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并列第2。另外,“教育”、“出版/传媒”、“零售”等服务行业不论增长潜力还是投资价值,都有不错的排名。
在未来3-5年中国市场比较有增长潜力的行业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第1是“金融/保险”,占39.29%,比去年低了12个百分点。“软件/芯片等高科技产品”与“生物制药”并列第2,比率32.14%,其中,“生物制药”上升幅度较大,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与去年相比,上升速度最快的是“教育”行业,排名从13位升到第6位,提高16个百分点。另外“手机等通讯产品”增长潜力也不俗,增幅超过10个百分点。同时,下降较多的是“能源”和“汽车”,能源业2007年排名第1,2008年排名第2,今年仅排名第4,比去年降了18个百分比;汽车从去年排名第8下降到今年的18,比率少了近10个百分点。
您对投资哪些行业比较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的前三分别是“金融/保险”(28.57%)、“软件/芯片等高科技产品”(25.00%)、“旅游/体育/健身”(25.00%)。与去年相比,增长较多的是“金融/保险”和“教育”,其中“金融/保险”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而教育行业则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同时,下降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的有三个行业,分别是“能源”、“仓储物流”、“生物制药”。其中,能源行业是唯一一个不论增长潜力还是投资价值都在大幅度下降的行业。另外,“水务等公共事业”、“大型机械制造”、“日用化工产品”、“食品饮料”、“家电”、“房地产”、“防务与航空航天”、“重工业”投资价值为0。
远见力:创业者的最大考验
远见——这是被知名领导力学者约翰·科特称之为“先知者先行”的能力——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先知先觉的人领导后知后觉的人,再开发不知不觉的人。
一直以来,远见都是一个企业领导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不管是企业成立之初到现在,还是从“快”到“好”向卓越发展的阶段,在危机下,这种远见力更是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成长企业的领导人,您认为最重要的技能是?调查结果显示,第1是“远见”(92.86%),第2是“诚信”(50.00%)、“专注核心竞争力”(46.43%)。与去年相比,“远见”排名不变,但比率增加超过30个百分点。另外还有较大增幅的两项技能:一是“激情”,今年比率25.00%,比去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二是“创新能力”,今年比率46.43%,比去年增加10个百分点。
您认为将来贵企业从“快”到“好”的发展阶段,推动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第1是“优秀的管理团队”(53.57%),第2是“企业战略的前瞻性”(42.86%),第3是“团队执行力强”(35.71%)。与去年相比,波动最大的是“富于创新”,增加了29个百分点,从去年2.94%升到了今年的32.14%;另外,“独特的产品技术”、“优秀管理团队”、“资本的强有力支持”都比去年有了显著提高,增长在20个百分点左右。
创业板:七成的企业不会选择
创业板能否提供10倍级的增长引擎?
九年前,投资家赵炳贤解读说,“二板潜在企业主要是销售额在5000万-1个亿,但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的‘黑马’,只要得到资本市场在发展资金和企业制度两方面的强助力,很快就可以冲到5-10亿。”本刊“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潜力的新兴企业”排行榜的推出动力曾经部分缘由于此。今年6月,在本刊第9届未来之星推出的同时,创业板在盼了9个年头之后亦蓄势待发。时隔近乎10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单一的融资渠道依然没有多大改变,而创业板的推出似乎并没赢得很多新兴企业的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尽管100%的被调查企业表示若企业具备了上市条件,必将选择上市,但计划在创业板上市的只有三成,近七成的企业表示上市不会选择创业板。
关于上市时间,受金融危机影响,与去年相比,上市日程明显推后。准备一年内上市的企业仅10.71%;选择一年后的企业有28.57%;更多的是表示两年后再上市,占32.14%;三年后的占14.29%;还有14.29%的企业表示不清楚,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看看去年的上市时间调查,选择一年内的企业占27.27%;一年后的最多,占33.33%,两年后的占18.18%,三年后的占12.12%,说不清的9.09%。
关于上市地点,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依然是创业企业的最大梦想,占33.33%;其次是A股,占29.63%;第三才是创业板,占14.81%。
关于上市的好处,被调查企业认为上市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占24.69%;其次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筹集资金的成本”,占20.99%;然后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占17.28%。
关于创业板,九成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创业板的上市门槛不高,容易达到,同时创业板的审批也比较容易,八成被调查企业认为审批不严。
关于融资估值,金融危机之下,37.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估值稍有降低,认为没有变化的占25.00%,认为明显降低的有16.67%,而认为说不清的有12.50%,认为上升的仅8.33%。
资本市场多元化的急迫性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上市依旧是创业企业扩张、加快发展的最重要的渠道。其中,100%企业认为未来将会选择上市。89.66%企业认为上市再融资是最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仅3.45%企业认为兼并其它中小企业是最适合的发展战略,6.90%的企业认为可以与其它企业联合运营。
在被调查企业中,希望下个阶段资金来源于风险资本的企业占33.33%。然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却已经不纳入企业考虑范围,这与目前中国整体银行体制不无关系。由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相对大中型企业高,银行划分给中小企业信贷份额低,甚至几乎没有,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更加沉重。另一方面,地方城市商行并非坚持在本地区“做精、做强”,而是与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一样选择“做大、做强”,开展全国业务,导致地区性金融缺位,中小企业融资面临体制性制约。 |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