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经记者 张斯 每经实习记者 王星平 每经编辑 曾健辉
随着“无人化”逐渐成为趋势,无人零售场景已涉及多形态和多品类。其中自助贩售机种类最多样,而无人便利店因形态更趋近超市,进而受到更多资本的关注,也引来诸多玩家入局。
近日,京东宣布无人便利店将在“双11”期间正式开业。而就在一周前,苏宁也表示,“双11”期间苏宁易购将在全国新增4家无人便利店。而在此之前,无人便利店似乎一夜之间就遍地开花。短短几个月中,巨头、创业公司等各路玩家纷纷“挤”进无人便利店,试图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
不过,在无人便利店迅速遍地开花的繁荣下,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共享单车、无人货架等风口,无人便利店的成长速度十分缓慢。怡食家超市CEO安利英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无人便利店其实还处于“萌芽”阶段,商业模式还未真正形成。虽说赛道上已经进入很多玩家,但大家均处于同一水平线,行业竞争并没有外行人想象中那么激烈。
不同类型玩家齐聚赛道
2016年12月,亚马逊推出Amazon Go,让无人便利店这一“新物种”逐渐进入人们视线。而早在2014年,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早期无人便利店的雏形,其主要分为三个类别:盒子型、店铺型和销售柜型。之后,市场上无人便利店主要是以“盒子”的形态存在,在其中扮演市场主力军的大都是像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EATBOX等一样的创业公司。
今年7月,中国电商巨头开始进入无人便利店这一领域。7月8日,阿里巴巴推出无人便利店“淘咖啡”,5天时间,共有6000人体验,产生7000笔订单。一时间,零售界掀起一场“无人化”的革命。在安利英看来,市场的突然火热与马云推出“淘咖啡”密切相关。
至此,无人便利店这一“风口”悄然形成,但故事还未结束,入局的玩家类型也更加丰富。从亚马逊的Amazon Go到阿里的淘咖啡,之前入局无人便利店的参与方大致可分为两派:线上零售巨头和中小科创公司。而在新零售时代,对于无人便利店这种具有未来感的形态,传统的零售行业巨头也不甘落后,相继投身到无人便利店的酣战之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前传统快消巨头娃哈哈与深兰科技签订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的协议;8月8日,零售企业天虹股份发布公告称,将打造首家无人便利店“Well GO”;就在本月,由大润发飞牛网战略投资的新零售项目“发到家”旗下的首个无人值守智能便利店也在合肥出现。
Amazon Go出现后的短短半年时间,无人便利店赛道上就已“挤”满诸多玩家。截至目前,除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外,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TakeGo、Moby等创业企业,以及娃哈哈、居然之家、天虹和永辉超市等传统零售企业均已入局无人便利店市场。
回顾近年来中国传统实体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百货巨头、大卖场业绩不断下滑,并持续出现关店现象;另一方面,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一些实体零售业收缩之余也在开始思考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和传统商超巨头加码无人零售业务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互联网零售和传统零售都有自己的短板,高速增长的势头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突破口或许就在“线上+线下”,而无人零售正好兼具人工智能技术和线下销售的双重特性。
缤果盒子CEO陈子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是人类会自觉选择最高效的方式,无人便利店正好是高效的消费场景之一。未来无人便利店的边界一定会越来越大,将会占据4成市场,所以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巨头进入这一领域,都是看中这一块未来的市场。
竞争态势尚不明显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无人零售应用技术大抵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去年12月亚马逊推出的Amazon Go,主要使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以及传感器融合等技术;二是阿里巴巴今年7月推出的淘咖啡,运用了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可视为Amazon Go的升级版本;而把无人技术大规模复制的便利店是欧尚、大润发相继加入推出的缤果盒子,主要采用RFID技术和人脸识别等技术。继今年6月初落地上海后,缤果盒子CEO陈子林计划一年内在全国铺设5000个盒子。
看似玩家很多,但竞争似乎并不明显。“目前整个市场还没有出现什么正面竞争,因为无论是巨头还是创业公司,大家拼的还只是概念,并没有出现十分突出的企业。”安利英说。
陈子林也有同样的感受。“有玩家,但没有竞争。”这是陈子林对目前无人便利店竞争态势所做的阐述。在陈子林看来,短期内行业不会出现像共享单车那样的“肉搏”现象,谁都没有资格谈是谁的竞争对手,因为各自体量还很小。
记者观察到,亚马逊推出Amazon Go后,由于技术模型还没有完全打通,一直没有大量商业化;阿里淘咖啡只是一个实验项目;京东的无人便利店也只是在京东大厦供内部员工使用;天虹也曾发公告称,天虹无人便利店尚在试营业阶段;大润发也才刚刚推出首个无人值守智能便利店;走在一线的创业公司也还在边走边摸索。
安利英认为,市场还是有一些焦虑,不仅仅是看到无人货架等其他无人零售业态发展迅速,还因为较传统便利店,无人便利店的“人货场”发生了变化。
“原来零售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讲的是供应链,但是现在更重要的是与顾客的连接,网点的铺设关键就在于场景,第二才是供应链,接着才是商品能力和运营能力。‘人货场’的关系在新的时代下,消费场景的重要性提到了供应链前面,这使得无人便利店注定不能像其他业态一样短时间大量铺量。”安利英说。
|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