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晚会开完了,尽管之前市场传成一片的“今晚打团购”并为成为现实,但团购网站们并不能就此松一口气,因为这仅仅是2011年中国团购市场生死考验的开始。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团购网站的“井喷年”的话,那么在刚刚来到的2011年,它们或许会集体遭遇“生死劫”。
为团购网站们招致劫难的原因大概有三个,其一:中国的团购网站本身已经太多了,据《2010年国内网络团购行业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截至去年底,国内团购网站数量已有2612家,去年使网民惊讶不已的“百团大战”早已升级为“千团大战”,为了生存,它们必须自相残杀;其二,外资巨头来了,美国最大的团购网站Groupon在2010年底已进入内地,其合作伙伴是令无数中国大小网站胆寒的腾讯。Groupon本身财大气粗,谷歌曾经出价60亿美元收购,它居然不屑一顾,而其市场竞争手段又一贯狠辣无情,按李开复在微博上披露的消息,Groupon进军德国市场时就是双倍薪水从对手挖人,打赢后又大批解雇。这次在中国又故技重施,一上来就展开挖角大战,以“3倍薪水”重创本土网站;其三,在2010年“千团大战”良莠不分的轮番轰炸之下,被团购伤害过的中国消费者有可能会抛弃这一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的团购网站总数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展到几千家,是因为这一市场进入门槛很低,而运营初期利润又比较丰厚。但在2011年,这一情况将会彻底改观。有雄心的团购网站如果想在与本土对手和外资巨头的混战中脱颖而出的话,将不得不加入新一轮互联网烧钱大战,这一变化在Groupon进入中国以后尤为明显。比如,网民会发现,在网上现在到处是美团网的小广告,作为中国团购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美团网最近宣布的广告招标计划是1.3亿元人民币,24券赞助了央视春节系列节目,拉手网更是走上主要城市的公交车,其CEO吴波表示刚拉来的5000万美元融资中,广告投放将是重点之一。除了广告,人力是团购网站的另一大成本,要保证市场与业务的扩大,网站就必须不停的招人,从这个角度讲,团购网站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想获得市场份额,想获得融资,想在美国上市乃至想继续生存下去,团购网站们就必须烧钱,按这一态势发展,估计目前市场上的近三千家网站最终能有百分之一活下来就不错了。
团购网站们都梦想在烧钱大战胜出之后博得一个好前程,比如赴纳斯达克上市之类,但问题是现在看来,即便是烧钱到最后,团购在中国的结局如何恐仍难预料。尽管中国团购网站的偶像Groupon在2010财年营收7.6亿美元,但这一商业模式的软肋在国外却已开始遭到质疑,它太容易被模仿,由于没有技术门槛,也缺乏留住用户的核心竞争力,Groupon随时可能有被超越的危险,亚马逊的LivingSocial目前是美国排名第二的团购网站,去年底为对付Groupon刚投入了1.75亿美元,据说Facebook和谷歌也都在酝酿推出团购业务,按两者十亿级的用户基数,优势很明显。不少人预测,Groupon早晚会为放弃谷歌的60亿收购后悔。
本土企业擅长运作“山寨产品”的特色使Groupon的国际软肋在中国被无限放大,因此才有了“千团大战”的市场奇观。而且,在中国不但有更残酷的市场竞争,团购业务利润也远没有在美国丰厚,在美国Groupon和商家分成比例是5:5,但在中国,这一比例普遍为1:9,更少的利润空间大大限制了网站的造血能力。
或许更大的问题来自中国的商业环境。由于商家缺乏诚信和契约精神导致的恶劣体验,很可能会造成消费者对整个团购行业的普遍不信任。在美国,消费者团购下单后一般不太用担心之后的商家履约和服务问题,但这在假货流行、服务态度欠佳的本土市场却是个大问题。通过团购,中国商家向顾客让利,但在消费中,他们却仿佛对付出的折扣很不甘心,总想搞一些猫腻补偿回来–哪怕是补偿一部分。最终,对商家早已失望的消费者把愤怒转移到团购网站乃至团购本身。
对于中国的团购,我本人曾经有多次经历,但感觉实在说不上多么愉悦。其中有一次是团购了一家电影院的电影票,但由于团购网站没有对销售数量进行控制,而且电影院在影票上添加了诸多限制条款,导致在实际去看电影时遭遇长队,心情大受影响;另一次是我团购了一餐山西特色的面食,按网站宣传,其中包括多个品种,它其实没骗人,面条的品种确实很多,但每碗面只有五个一元硬币加起来那么大,号称三个人的分量其实只够一个人吃饱,最后我们被迫在那家饭店点了其他菜式;再一次,我团购了一家著名的海鲜馆子的套餐,但去吃饭前必须提前预定,等预定时,对方却告诉你周六没有位置、周日也没有位置、平时的晚上也没有位置,只能周一到周五的中午可以,但大家都知道,这个时间段人人都在工作,我没法约到朋友,可又已经付款,最后只好一个人去吃那顿价值500元人民币的中午饭,然后打包;还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团购了一份美发套餐,算下来大概比直接购买节省几百元,但在享受服务后,她却由于架不住美容店员喋喋不休的促销办了一张价值4000元的美容卡……这些问题或许不是团购网站引起的,但我还是从此告别了团购生涯。
如果有在市场上明码标价的物品被团购,而且确实有不错折扣的话,还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但中国商家一般不愿意把实打实的商品拿来参加团购,参加团购的大多数是美容、餐饮、电影、照相之类的服务业,要不就是刚上市的、没法进行价格比较的新产品,这很难取得见惯了折扣陷阱的中国消费者的信任。
事实上,团购网站自身的诚信也是个问题,除了一些小网站明目张胆的进行欺诈之外,很多较大网站也和商家合谋,他们在意的不是销售优质商品,而是利用团购进行广告推广,使广告费成为中国团购网站的一项重要收入。这种思维影响下,国外习惯采取的“每日一单”(每天只推荐一家商户产品)被本土团购网站创新为“一日多单”……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危害的将是整个中国团购市场。
总之,在未来的中国市场,团购网站除了在“烧钱大战”中胜出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被消费者厌倦之前,创新出适应本土环境的商业模式,既要生存发展,又要维持声誉,还要避免直接挑战已有市场潜规则,这难度实在不亚于踩钢丝。
当然,如果哪家网站能够在市场被做烂之前及时上市,套来美国人的钱,也不失为一个金蝉脱壳之良策。
文章来源:信海光博客 |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